分光光度計,又稱光譜儀(spectrometer),是將成分復雜的光,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。測量范圍一般包括波長范圍為380~780 nm的可見光區和波長范圍為200~380 nm的紫外光區。不同的光源都有其*的發射光譜,因此可采用不同的發光體作為儀器的光源。鎢燈的發射光譜:鎢燈光源所發出的380~780nm波長的光譜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,可得到由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組成的連續色譜;該色譜可作為光度計的光源。
使用中光度計的誤區:
1、以洋為準"的誤區:
目前,有相當一部分人想當然地認為外國東西一定會比國產的好,在分析儀器的測量結果有差異時,很自然的認為國產儀器測量不準,而以外國儀器的測量結果為準。其實不一定,以激光粒度儀為例,我國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,激光測粒技術有了很大提升,基本性能與國外相比已不差上下,差距只在外觀及附件的齊全和完備上。相反地,國外的早期產品的性能就比不上國產的新產品;國外的Z新產品如果使用和維護不當,也測不出可靠的結果。其實國內激光粒度儀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2、先入為準"的誤區:
人們在潛意識中總認為先接受的東西就是正確的。粒度測量中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碳酸鈣的雙90中的粒度指標,即小于2mm的顆粒要多于90%。實際上這一指標是針對沉降儀來說的.在正常條件下,激光粒度儀測的結果肯定比這個結果要粗,即達不到 90%,這時用戶就會說激光粒度儀不準.實際上2mm附近或以下的顆粒由于受布郎運動影響,用沉降法測量時下沉的平均速度比Stokes公式預言的速度要低,因此測量結果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沉降結果.要說不"準",應該是原來的"90"不準,正確結果本該小于"90"。